欢迎访问必赢biying(中国)官方网站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必赢官方网站 >> 健康教育
2025 年世界肥胖日宣传要点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必赢biying(中国)    发布时间:2025-03-04

2025 年世界肥胖日宣传要点

一、什么是肥胖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肥胖症定义为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异常或者过度脂肪蓄积。通常,脂肪组织并非在全身均匀分布,腹腔内脏脂肪和皮下脂肪比例存在个体间差异,故呈现出对人体代谢影响的不同表现特征。

二、肥胖症的病因

(一)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肥胖症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肥胖症具有家族聚集性,提示肥胖症可能与家族中的遗传背景相关。人类遗传学研究结果显示,与肥胖易感性相关的遗传基因可能涉及能量代谢、食欲调控、脂肪细胞分化等多个方面。

(二)生活方式因素

1.饮食。过多摄入高能量、高脂肪、高糖、低膳食纤维的食物和饮料,会刺激神经中枢摄食神经元,引发进食过量、进食行为不规律等不良饮食习惯,进而导致肥胖症。

2.身体活动。缺乏身体活动是导致肥胖症的重要原因。身体活动可以消耗能量,此外,身体活动产生的一系列代谢有益分子对抑制进食和增强人体能量消耗有额外益处。身体活动亦可增加肌肉力量和肌肉含量,减少脂肪堆积,增强胰岛素受体敏感性。

3.精神心理。精神压力会影响人体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促进皮质醇释放,引起食欲上升和进食行为改变。精神压力还可能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外周组织受体功能变化。胰岛素不适当分泌和外周组织胰岛素抵抗的共同作用促进肥胖症的发生。此外,暴食、亚健康的压力性进食以及精神科药物也可导致肥胖症。

4.睡眠习惯。不良的睡眠习惯是肥胖症的重要危险因素。睡眠时间不足可导致胃饥饿素、瘦素和肽 YY 分泌失衡,从而引起进食增多和能量消耗减少。而睡眠时间过长使机体处于低能耗状态,能量转化为脂肪储存于体内,可引发生理失调性肥胖。

(三)疾病和药物因素

一些疾病如库欣综合征等,以及一些药物,如类固醇药物中的泼尼松和氢化可的松,和抗抑郁药物中的米氮平、曲唑酮、度洛西汀和阿米替林等,均可导致体重增加,引发肥胖症。此外,肠道菌群失调也与肥胖症及其代谢紊乱发生的风险增加相关。

(四)环境和社会因素

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粮食供给模式改变、环境污染、以久坐为主的工作方式、拥挤的生活环境等均可促使公众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进而导致易感个体出现超重和肥胖症。

三、肥胖的诊断标准

(一)基于体重指数的诊断标准

体重指数(BMI,kg/m2)是评估全身性肥胖的通用标准,其计算方式为: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在我国成年人群中,BMI 低于 18.5 kg/m2 为低体重状态,达到 18.5kg/m2 且低于 24kg/m2 为正常体重,达到 24kg/m2 且低于 28kg/m2 为超重,达到或超过 28kg/m2 为肥胖症。

(二)基于体型特征的诊断标准

腰围是反映中心性肥胖的常用指标,基于我国成年人群特点和健康风险评估,正常腰围定义为<85cm(男性)和<80cm(女性),腰围≥90cm(男性)和≥85cm(女性)即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此外,腰围/臀围比(WHR)是另一个反映中心性肥胖的指标,当 WHR≥0.90(男性)和≥0.85(女性)时,也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

(三)基于体脂比的诊断标准

体脂比是指人体内脂肪重量在人体总体重中所占的比例,又称体脂百分数,以反映人体内脂肪含量的多少。常采用的测量方法包括:皮褶厚度测量、生物电阻抗分析(BIA)和双能 X 射线吸收测定法(DEXA)、用于测量体内脂肪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等。目前将成年人体脂比超过 25%(男性)或者 30%(女性)定义为体脂过多。

(四)儿童青少年肥胖症的诊断标准

根据有关行业标准,对于 7 岁以下儿童,可以性别年龄别 BMI的标准差作为评价方法;对于 6-18 岁学龄儿童和青少年,可以性别年龄别 BMI 作为筛查超重与肥胖标准,并与中国成人超重、肥胖筛查标准接轨。

四、肥胖的危害

体重与人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超重和肥胖症不但是慢性疾病中的独立病种还是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并引发一系列疾病,导致严重残疾和过早死亡。

(一)血糖异常

(二)血脂异常

(三)高血压

(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五)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六)生殖健康

(七)心血管疾病

(八)肿瘤

(九)精神心理异常

(十)膝、骨关节炎、腰椎疾病

五、如何科学预防肥胖

(一)饮食管理

1.控制总热量,减少精制糖、饱和脂肪摄入。

2.增加全谷物、蔬菜、优质蛋白(鱼、豆类、瘦肉)。

3.规律三餐,避免暴饮暴食和夜间加餐。

(二)身体活动

1.成年人每天主动运动≥30 分钟(如快走、游泳)。

2.减少久坐,每小时起身活动 5 分钟。

3.儿童青少年每天中高强度运动≥60 分钟。

(三)健康作息

1.保证 7~8 小时优质睡眠,避免熬夜。

2.保持乐观心态,减少情绪性进食。

(四)定期监测

1.家庭自测:每月测量体重、腰围并记录。

2.医疗机构检查:每年体检关注血糖、血脂、肝肾功能。

六、肥胖症的治疗原则

肥胖症治疗有多种手段,主要包括:行为心理干预、运动干预、临床营养治疗、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以及中医药治疗等。

此外,近年来数字健康工具,如穿戴设备、移动健康应用程序、远程监测设备等在肥胖症管理中得到研究和应用。在制定减重治疗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患者心理预期,通过医患共同决策,综合使用不同手段,以期获得最佳治疗效果。一般建议所有患者均应接受营养、运动、心理指导作为全程基础管理。

 
友情链接:  必赢biying(中国)
 
本站支持IPv6访问
必赢biying(中国) 版权所有
电话:0418-2823403    地址:辽宁省阜新市新华街115号
技术支持:网站制作公司  辽ICP备2020011001号-1